保定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
2023年工作总结
2023年,我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,坚决落实市委、市政府部署要求,聚焦“十大工程”,注重末端落实,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和重大改革,全市人社事业呈现出稳中有进,稳步向好的良好局面。
(一)坚持就业优先,扩大就业创业广度
我市城镇新增就业9.2967万人,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3.0427万人,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.267万人,提前超额完成省厅下达的年度就业工作任务。一是统筹推进重点群体就业。持续落实2022年“十二条措施”,征集岗位12.35万个,上岗10.44万人,全面完成新增十万大学生在保就业目标,相关经验被人社部在全国推广,同时获得省厅人社厅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。7月以来,坚决落实党书记提出的“十万英才兴保定”要求,开启新一轮吸引十万大学生等青年群体在保就业创业热潮,严格落实《中共保定市委办公室 保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实施2023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推进计划的通知》,通过产业就业促进行动、大学生创业助推行动、政策性岗位稳岗行动等活动,征集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77344个,上岗73003人。积极落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实名制登记,全市114.65万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,其中促进脱贫劳动力就业12.9万人。走访就业困难人员家庭5550户,登记认定4062人,帮助5745名就业困难人员就业,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。二是强化创业带动就业。实施创业孵化基地提升、创业担保贷款护航和网创师资提升三项行动,在培育83家孵化基地基础上,孵化团队4732个,带动就业1.3万人。发放贷款金额1.35亿元,带动就业人数1069人。培养创业培训讲师191人,完成创业培训8483人次。三是提高公共就业服务质效。累计培育打造了49个劳务品牌,其中7个省级劳务品牌,25个市级劳务品牌。谋划开展“12+8+N”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,招聘活动1273场,提供就业岗位62.8万个,初步达成就业意向4.4万余人。在457个社区建立数字就业服务驿站,推广“码上”就业服务,完善“保定就业”数字信息服务平台,加强我市线上零工招聘信息服务平台建设,已建成“零工市场”38个。
(二)健全社保体系,加快社保改革进度
一是稳步推进社保扩面。全市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41.52万人,失业保险参保人数91.34万人,工伤保险参保人数104.71万人。全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469.3万人,参保覆盖率达到95%以上。二是加大惠企利民力度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养老金最低标准上调15元,所有县(市、区)均启动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参保补贴工作,累计落实待遇7000余人。用活“降、返、提、补、扩”政策,累计为全市企业落实惠企资金2.74亿元。围绕我市灾后重建,争取养老、失业、工伤保险缓缴及工伤保险费率浮动调整政策,有效帮助企业纾困解难、稳定岗位。三是完善工伤保险管理。全市认定工伤2216件(死亡95件),完成劳动能力鉴定2126人。强化工伤预防培训,推进工伤保险异地就医结算,制定《保定市工伤职工就医管理细则》,规范工伤医疗服务管理,保证工伤职工的切实利益。四是巩固深化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提升年成果。签订《社会保险基金管理风险防控责任承诺书》,进一步明确风险防控责任,强化基金风险防控机制,扎实推进社保基金管理发现问题整改。
(三)深化人事薪酬改革,提升人才服务精度
一是服务高技术人才。组织16685名专业技术人员参加中高级职称评审,其中,高级5756人,中级10929人。开展高层次人才资助及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推荐选拔工作,推荐申报“三三三人才工程”资助项目13项、参加河北省享受政府津贴人员选拔7人。二是搭建高技能人才培养平台。保定技师学院新校区和中德4.0实训基地建设按期推进,保定工匠学院在技师学院挂牌,叫响“保定工匠”品牌。确定河北建设集团总部作为全省首次特级技师评聘评审试点单位。三是组织考试选拔人才。落实事业单位招聘5285人。承接31个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,涉及考生97540人。此外,受相关部门委托圆满组织国家军队文职、农业职业经理人等各类招聘(录)考试,共涉及考生32460人。四是推进人事薪酬改革。印发《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内设机构人事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(试行)》,完成事业单位工资管理信息系统升级改造,规范事业单位职工特岗津贴发放,为阜平、涞源、涞水落实艰苦边远地区津贴补贴政策,人均增长38.6元。
(四)坚持依法保障,维护劳动关系和谐度
一是构筑和谐劳动关系。实施劳动关系和谐同行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,推选四家企业作为培育对象,全面推进“稳就业、促发展、构和谐”集体协商共同约定行动。完成企业薪酬调查工作,发布市属国有企业负责人基本年薪基数,开展新时代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活动,争创省级和谐劳动关系创建示范单位。二是大力开展欠薪整治。积极推进欠薪案件化解,受理国家欠薪平台总线索数15045件,确属欠薪案件1482件,涉及1840人。三是扎实推进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工作。推进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服务质量提升行动,结合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服务“双促双比”,不断完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制度,规范依法办案程序。2023年以来,全市共受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3152件,均已办结,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结案率达到100%、调解率达到79.1%。国家人社部仲裁司到满城区仲裁院进行了调研,对我市的仲裁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。
(五)优化政务服务,展现人社服务温度
一是统筹推进全市一体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应用。深入推进综合柜员制服务模式,全面深入实施“一窗受理、一站式服务、一柜台办结”的人社政务服务模式。推动全市政务服务标准化,梳理市本级政务服务事项314项,围绕每一项服务事项落实事项名称、办事依据、受理条件、申请材料等内容“八统一”。二是加强系统行风政风建设。持续优化窗口服务“周通报”“好差评”制度,加强分厅管理提升服务质量,好评率超过99%。深入开展行风检查暗访活动,及时发现并整改推动综合柜员制工作和行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。在2023年15个公共服务类的市直单位工作作风群众满意度测评中,排名全市第二。三是稳步推进“一件事一次办”改革工作。出台了《保定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“一件事一次办”改革推进工作方案》,持续推进灵活就业、员工录用、高校毕业生来保留保发展补贴申领等9个“一件事一次办”,优化办事流程,提高群众满意度。四是推进居民“一卡通”工作。在全面对接省一卡通平台的同时,我市积极打造本市一卡通服务平台,全力推进一卡通应用场景建设,政务服务、人社领域、交通出行、就医购药、旅游观光、文化体验、惠民惠农补贴等7个主要民生领域应用场景,已全部实现社保卡一卡通。